國際能源署(IEA)表示,盡管商品價格飆升,制造成本上漲,但今年的全球太陽能光伏開發量仍有望增長17%。在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公用事業太陽能項目提供了成本最低的新增電力,特別是在天然氣價格上漲的情況下。IEA預計,2021年,全球將新增156.1GW光伏電力容量。
11月30日,科技部網站顯示,韓國成均館大學電子電氣工學系研究團隊成功開發了高耐久性柔性突觸半導體元件。研究成果刊登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觀察》上。
如今,人工智能技術來勢洶洶,與各行各業都在進行著種種結合,汽車行業如今成為了人工智能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各大高科技公司紛紛入局智能汽車產業。與此同時,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在汽車領域掀起了一場場技術革命,這也給汽車廠商們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據日經報道,日本名古屋大學的宇治原徹教授等人開發出了利用人工智慧(AI)高精度制造新一代半導體使用的碳化硅(SiC)結晶的方法。這種方法能將結晶缺陷數量降至原來百分之一,提高了半導體生產的成品率。2021年6月成立的初創企業計劃2022年銷售樣品,2025年實現量產。
鈣鈦礦對缺陷的耐受度非常高,來自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揭開了背后的奧秘,這對太陽能光伏組件的未來效率會產生巨大的潛在影響。